专题丨没有MW头衔的大师


 
  他们是引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第一批先行者,他们是国内葡萄酒界的酿酒师、讲师、研究工作者,他们为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和努力。虽然他们没有MW的头衔,但他们的影响力不亚于葡萄酒大师。这些中国的大师对于MW,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会在MW带领下加快健康成长
 
国际评酒会裁判、葡萄酒作家、葡萄酒厂设计师、葡萄酒古董收藏家。
 
编 Annie Wang 文 郭松泉
 
  葡萄酒大师是一个个人成功的符号,是这个评判系统的高级级别葡萄酒人士对世界葡萄酒了解程度的肯定,更是国际葡萄酒市场的推广大使。
 
  我没有考虑过考MW。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葡萄酒产业链定位了我的工作。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种植、酿造和市场。我的定位是前两部分,更多的工作是酿造,而葡萄酒大师侧重的是葡萄酒市场。第二,葡萄酒大师系统来华晚。我1969年入行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那时国家还处于封闭状态,幸运的是,其间有广交会可以接触到国外的产品并有国外专家可交流;与其他行业一样,葡萄酒行业与国外交流始于1979年国家派出的一个访法代表团;后有1980年成立的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酒公司,我参与其中12年;再就是1982年邀请美国葡萄酒之父—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酒教授阿曼林和1983年波尔多二大教授盖容来华讲学,而WSET教育系统开始带来的葡萄酒教育进入中国则是更晚一些的事情了。
 
  相对竭尽全力地攻读葡萄酒大师个人成为这方面的成功人士,我还是坚持并乐此不疲为行业和中国葡萄酒多做工作。试举两例:1970年代初开始中国葡萄酒数据统计工作,1949-1979年的数据,是由郭其昌家做出来的;1980年代初开始国际葡萄酒法规等三部巨著作几百万字的编译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这些资料1989-2007年的陆续公布和出版,成为葡萄酒企业遵从的律条,给行业奠定了基础,国家的标准和规范均以此为基础制订,对国家立法意义非凡。这一切都不是个人成功。自我与行业,我宁可舍前求后。综上所述,我还是走自己的路,在更宽广的范畴内做贡献。
 
  中国尚未产生MW,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闭关锁国的延误,直至21世纪才开始;2)外语应试,挡住了绝大多数有此理想的爱好者;3) 中国的现行教育使学生擅长读书而欠缺实操,也就是卷考强于品鉴、死记硬背的各种试题强于个人行为的论文撰写和答辩;4)地域因素,对比欧美国家的考生,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出国好似去超市,走访产区轻而易举,中国的学生就没有这些方便条件,北上广还有听国外酒商讲座的条件,二、三线城市的暂时攀比不了。这方面,作为以欧美澳为教材主体而欠缺中国素材的教育体系,尤其重要;5) 与中国葡萄酒市场需求相关。英国,作为WSET教育系统的诞生和传承之地,有着几个世纪消费和饮用葡萄酒的传统,是国际上最成熟的葡萄酒市场。因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里出现的葡萄酒大师最多,这也证明了我前面说的产业链三方面人才的观点。
 
  中国的葡萄酒酿造、设备、酿酒师的技艺、法规标准基本和国际接轨,如果中国出现首位葡萄酒大师,我想最大的意义在于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会在他或她的带领下加快健康成长和成熟。期待这位领军人物的率先出现。
 
 
 
MW能积极推进葡萄酒消费市场的繁荣
 
  我想考证书也是为了立足做事,先抓紧时间,做已经在手边的事情吧。
 
 
北京农学院教师,中法合作葡萄酒示范项目首席酿酒师。
中国葡萄学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专家委员会委员;葡萄酒国家级评委。
 
编 Annie Wang 文 李德美
 
  好像是8年前,我也曾经想考葡萄酒大师,但是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体系,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基础,觉得自己在语言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方面,可能会有些差距,如果为了考这个证书,而在这些方面花大力气去完善,可能自己的青春年华就过去了。我想,如果我已经具备了开展自己喜爱的工作的条件,为何还要再停下来去学习呢?考证书也是为了立足做事,先抓紧时间,做已经在手边的事情吧。
 
  大师这个头衔,对葡萄酒全行业来说具有很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如果头上没有光环,做事很难。WSET体系让喜爱葡萄酒但是教育背景千差万别的人,都有机会达到一定水平,甚至在葡萄酒领域从业,将这种些人才集中到葡萄酒领域,肯定是个好事情。
 
  全世界目前至少已经产生300名葡萄酒大师,但是中国尚未有人考取葡萄酒大师,不是因为能力的问题,而是我国葡萄酒的地位尚且不够重要,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最早开始学习WSET的中国人,恐怕没有几个在10年前就开始了,假如用10年时间考取葡萄酒大师,应该是很优秀的人才了。在整个漫长的MW学习过程中,除了投入大量时间以外,还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可能也是影响中国人考取葡萄酒大师的另外一个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WSET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家境殷实的人士开始投身于这个考试队伍,我还是相信,中国籍的葡萄酒大师总会诞生的。
 
  中国出现首位葡萄酒大师对葡萄酒消费市场的繁荣,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尽管世界上已经出现超过300位葡萄酒大师,但是真正能够在中西方文化与语言中游刃有余,随意切换的,恐怕还是中国人自己的作用会更大些。 
 
  至于被问到作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第一批先行者对于WSET及MW学习的看法,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我并不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第一批先行者,中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在海外学习葡萄酒并回国工作的前辈,新中国成立后也陆续有很多前辈赴国外深造,投身于葡萄与葡萄酒事业中。我目前开展的工作,仍然是前辈们工作的传承。
 
  对于正在学习或准备学习葡萄酒大师的朋友,我认为需要有三个基本前提条件:1)不能有过重的功利心,其实各个领域都一样,带有功利心行事,往往不会长久;2)坚实的英语功底(一位考取葡萄酒大师的地道美国人,曾经跟我提到过:考试过程中,令她最为困惑的,不是葡萄酒知识,而是英语!);3)考试过程漫长,需要有解决生存和备考的资金;4)葡萄酒品鉴能力提高需要具备一定的天赋,不是后天锻炼就能达到的,所以,并不见得具备了上述条件,就一定会实现MW的终极目标,必须做好一定心理预期准备。
 
 
 
学习MW对于整个产业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无论谁成为中国的第一个MW,都希望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将对产业的见解以及自己对某一个专项特别强的地方充分结合起来,对葡萄酒行业产生自己独特的影响力。
 
中国农业大学葡萄栽培与酿酒专业教授。
长期从事葡萄和葡萄酒的教育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葡萄分子生物学和中国葡萄酒市场,
并从事葡萄酒写作。
 
编 Annie Wang 文 马会勤
 
  MW不是学术学位,更多是从一定的商业角度对学员对葡萄酒的知识进行全面细致的培养,比如需要对全世界各地葡萄品种、葡萄栽培、土壤特性、葡萄酒的特征都要有很多的了解,要掌握很强的葡萄酒品尝的技能。我个人的观点是,MW是个很英国的体系,也不属于狭义的学术体系,MW不是学位,而是证书。我没有想过攻读MW,因为葡萄酒大师更多是针对原来本科或硕士学习为非葡萄栽培或葡萄酒酿造专业的葡萄酒行业从业者设置的,而不是主要针对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专业研究或是学术界而设置的。我印象里很少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已经是栽培或酿造专业的再去攻读葡萄酒大师的。
 
  我不觉得MW是个象征,因为MW是很难考的,既有专业知识和分析综合方面的考核,对品尝和语言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实实在在对世界葡萄酒进行全面的掌握。影响力和是不是MW并不完全相等。影响力与性格、能力以及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Robert Parker不是MW,但影响力非常大,Jancis Robinson是大师,影响力也非常大。MW对葡萄酒界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既做知识的推广,同时又与商业有非常好的结合,和葡萄栽培或葡萄酒酿造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常能相得益彰。
 
  相对来说,我们国家一直更看重学历和学位教育,其实在国外读葡萄酒硕士和博士,拿学位的人已经很多,但对于证书型的MW参与得比较晚。我个人的观点是,MW是个很英国的体系,也不属于狭义的学术体系,MW不是学位,而是证书。这是我国长期没有出现MW的原因,当然也和我们的葡萄酒产业和市场有关系,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有了真正的葡萄酒市场,直到近些年来对葡萄酒从业者的要求才越来越高。
 
  中国出现首位葡萄酒大师我认为意义是挺大的。会对整个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宣传点和卖点,将会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葡萄酒交流,推进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我想出现首位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攻读并获取MW称号的。
 
  我本人是在学术体系内的教育工作,主要做基础研究,和MW的性质与着眼点不同,但是我认为学习MW对于整个产业都是非常好的事情。目前正在攻读的几位在中国葡萄酒产业已经有了很好的影响力,他们做了很多的培训、营销和咨询等工作,在与世界葡萄酒文化交流中做了很多贡献。无论谁成为中国的第一个MW,都希望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将对产业的见解以及自己对某一个专项特别强的地方充分结合起来,对葡萄酒行业产生自己独特的影响力。
 
 
 
未来中国应该可以有非常多的“MW”
 
  以目前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确实很需要在语言与文化上可以更贴近中国环境的葡萄酒大师。
 
多家杂志特约作家、葡萄酒顾问、葡萄酒讲堂讲师。
著有《葡萄酒全书》、《城堡里的珍酿——波尔多葡萄酒》等。
 
编 Annie Wang
 
  林裕森是以葡萄酒为专业的自由作家,多家杂志的特约作者,是法国食品协会讲师、巴黎第十大学葡萄酒经济与管理硕士、法国葡萄酒大学专业侍酒师,同时也是葡萄酒顾问和葡萄酒讲堂讲师。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的他,却一头栽进葡萄酒的世界里。林裕森称自己是“逐美酒佳肴而居”的“游牧型”文字工作者,在地球上迁徙流荡,四处探寻那些在人与土地的交会之下,经过时间的沉积才萃炼而成的难得美味。他对葡萄酒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善于用诗意、优美的文字,让读者去体会葡萄酒的历史、风土,领略葡萄酒的种种美好。他是酒评人刘慧“最欣赏的华人葡萄酒作家”,法国酒评人米歇尔贝丹也称他的作品是“最高质量的葡萄酒书籍”,主要著作包括:《葡萄酒全书》、《城堡里的珍酿:波尔多葡萄酒》、《欧陆传奇食材》、《开瓶:林裕森的葡萄酒饮记》、《西班牙葡萄酒》、《布根地葡萄酒:酒瓶里的风景》、《弱滋味》等。 
 
  他认为,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是一种从英国发展起来、训练与淘汰率最高的葡萄酒行业考试制度,是从英国的酒业需求的角度所定义的葡萄酒专业为标准,所以一直以来,亚洲人一直难以获得这样的头衔。我想有两方面的关键原因:一是语言的挑战,二是关心的议题,大家的标准和关心的议题会有差距。特别是现在,还有高昂费用的门槛。这些都是中国甚至亚洲都难出现葡萄酒大师的原因。
 
  葡萄酒的世界里需要多样的人才,以目前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确实很需要在语言与文化上可以更贴近中国环境的葡萄酒大师,所以出现首位中国葡萄酒大师对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能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现在有那么多的优秀人才,他们具有极佳的英文能力、极度的关心葡萄酒的热情,如果加上充裕的财力的支持,我相信,未来中国应该可以有非常多的“MW”。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葡萄酒》杂志。
品味生活有品位
Taste Wine Taste Life
官方网站:www.winemagz.com
官方微博:weibo.com/winemag
订阅热线:020-3759 4395
邮发订阅:邮发代号 46-18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葡萄酒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