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葡萄酒喝不起,而是伏特加更有性价比

当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我还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
 
 
本周北方迎来了寒潮“王炸”,大雪纷飞、冰天雪地,而华南地区依旧艳阳高照,不断升温直冲30℃。令人措手不及的是,四季如春的华南地区在本周末也即将迎来“断崖式”降温,迟到的冷空气终究是不会缺席。
 
 
然而忽如一夜东风来,御寒冬装涨价忙,本该是羽绒服的主场,今年冬天却被“绿旋风”军大衣抢尽了风头。这场时尚潮流的复兴者们纷纷表示,“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
 
在冬日里同样能够暖身御寒的,除了土到极致就是潮的军大衣,还有那杯不可或缺的热红酒,为凛凛冬日带来热度与酒精的双重温暖。热度虽然极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变化,但是酒精带来的温暖,却是愈久弥新,细水长流。
 
 
被称为“生命之水”的伏特加,在高酒精度酒饮领域向来都是笑傲江湖,论起暖身御寒的功效,显然是更有性价比。
 
 
生命之水伏特加
 
伏特加的传统酿造法是以马铃薯或玉米、大麦、黑麦为原料,用精馏法蒸馏出酒精度高达96%的酒精液,再稀释至40%-60%的酒精度,并除去酒精中所含杂质的一种纯净的高酒精浓度饮料。
 
其中装瓶前的蒸馏次数是影响伏特加质量的重要因素。二次蒸馏较为常见,部分生产商会强调使用了三次蒸馏。有时也会有大型生产商将活性炭等过滤剂引入蒸馏器中以进一步净化烈酒。
 
 
目前世界上已知酒精度最高的酒是一款原产于波兰的伏特加Spirytus Rektyfikowany,其主要酿造原料是谷物和薯类,经过了反复70次以上的蒸馏,达到96%的酒精度数,被西方人称为“生命之水”。
 
伏特加的生产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有记载的生产可以追溯到九世纪的古俄罗斯。据认为,伏特加的生产传统随后向西转移,并于11世纪传至波兰。随着时间的推移,伏特加也从最初的药用功能转向了饮用,饮用范围也从最初的贵族阶层面向了普罗大众,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逐渐形成了俄罗斯伏特加、波兰伏特加和其他伏特加三大流派。
 
 
俄罗斯伏特加酒液透明,除酒香外,几乎没有其它香味,口味凶烈,劲大冲鼻,火一般地刺激。波兰伏特加的酿造工艺与俄罗斯相似,区别只是波兰人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一些草卉、植物果实等调香原料,所以波兰伏特加的酒体丰富,更富韵味。除了俄罗斯和波兰,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也都能酿造独具特色的优质伏特加酒。
 
无论是哪种流派与风格,伏特加清澈纯净的特质一如既往,也使其在众多复杂且多样的烈酒世界里,享有极高的声誉。
 
 
花式整活伏特加
 
 
在斯拉夫文化中,伏特加通常都是直接饮用。冰镇后的伏特加略显粘稠,口感醇厚,入腹则顿觉热流遍布全身,在寒冷的冬日,尤其温暖身心。据称,俄罗斯人每人每年平均要喝掉67瓶伏特加酒,伏特加酒俨然成为了战斗民族的精神寄托。
 
随着伏特加在世界各地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它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各种混合饮料和鸡尾酒的基酒。
 
 
调味伏特加,指使用了柠檬、橙子、芒果、黑醋栗、巧克力、咖啡等多种调味品的伏特加。在过去几十年伏特加急剧扩张的消费市场中,调味伏特加显著增加了其吸引力的广度,收割了大量的年轻消费群体。如Grey Goose、Smirnoff、Stolichnaya等优质伏特加品牌,均推出了丰富的调味伏特加产品。
 
 
伏特加清澈纯净的特质,使其不仅能够直接饮用,更是适合作为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变通性的鸡尾酒基酒。超过六成的鸡尾酒都会用到伏特加,伏特加也被认为位于六大基酒(伏特加、朗姆酒、金酒、龙舌兰、威士忌、白兰地)之首。
 
鉴于伏特加无色无味的中性特质,它更能够无缝地融入冬季鸡尾酒中,就像在阳光明媚的露台上,或是在熊熊燃烧的炉火旁,为严严冬日带来持续的温暖。
 
 
黑俄罗斯(Black Russian)
 
伏特加与咖啡利口酒混合,酒精度虽高却容易入口。深色、流线型的组合足够坚硬,适合莫斯科最寒冷的夜晚,无论住在哪里,都能够温暖人心。
 
 
白俄罗斯(White Russian)
 
相比黑俄罗斯,白俄罗斯增加了浓郁的奶油,赋予了饮品拿铁般的口感和浓郁度,酒香与奶香交织,带来感官的多重享受。
 
 
莫斯科之骡(Cranberry Moscow Mule)
 
二十一世纪最受欢迎的鸡尾酒之一,将蔓越莓汁添加到伏特加、姜汁啤酒和酸橙汁中,呈现出酸味可口的层次变化,非常适合冬日里的聚会。
 
 
无论是纯饮还是调配鸡尾酒,不妨试试高酒精度且花样繁多的伏特加,在这个降温的冬日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葡萄酒》杂志。
品味生活有品位
Taste Wine Taste Life
官方网站:www.winemagz.com
官方微博:weibo.com/winemag
订阅热线:020-3759 4395
邮发订阅:邮发代号 46-18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葡萄酒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