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凉州词》中的甘肃美酒
兰州拉面,丹霞地貌,敦煌石窟.......当提到甘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些美食美景,其实这里也是中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首《凉州词》让古凉州的美酒天下尽知。这一次,我们和大家一起来了解甘肃产区的风土和故事。
WINE 三年级
No.27内容索引
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之一
甘肃的葡萄酒产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天水市,其中以河西走廊为主。河西走廊东起武威乌鞘岭,西迄敦煌甘新边界,面积辽阔,达11万平方公里,属少雨的干旱地区。
河西走廊土壤为灰钙土、荒漠土、灰棕土和棕漠土,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丰富,土壤结构疏松,空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沙质土矿物质含量丰富,热交换快,也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成熟。充足的土地资源,也为河西走廊的葡萄产业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河西走廊地处北纬36°到40°之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光照充分,长出的葡萄穗大粒饱,着色好,香气浓郁。河西走廊的有效积温高(15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12.6℃~14.5℃)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达到较好的糖酸平衡。
据测定,中、西部的高台、敦煌等地区,葡萄含糖量高达24-26%,有的品种甚至高达28%。武威葡萄产区各品种多年含糖量在19%-23%。
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冬季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在7-8℃,最冷月极端最低气温达-32℃左右,葡萄需要埋土越冬。不过天气寒冷可以大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干燥的气候也可以抑制病虫害,葡萄生长不需喷洒农药,对发展无公害有机葡萄生产有利,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之一。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不利于生长的的气候特征。地处西北内陆,除了霜冻、冬季低温,还可能面临着花期降水从而影响产量。连阴雨也有一定的几率发生,据统计河西走廊近30年发生连阴雨的平均日数为0.7天,发生几率比花期降水小,但只要发生危害比较大。
诗词中的甘肃美酒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千古传颂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丝绸之路”,葡萄和酿酒工艺来到了河西走廊。
根据目前甘肃河西走廊、吐鲁番、古楼兰、尼雅附近出土的一些文物来看,距今2000年前,甘肃地域的人们就开始用木制的破碎挤压器,压碎葡萄后放进陶器中进行自然发酵,然后封口埋于地窖中。数月后再取清汁饮用。
若要探寻甘肃葡萄酒的历史,不妨翻开唐诗宋词,无数称颂河西走廊葡萄酒的佳句作为载体,向人们传递葡萄酒带来的美好。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东汉末年,孟佗倾其家产贿赂大宦官张让,用一斛葡萄酒谋得了凉州刺史的职位。魏文帝曹丕曾做《凉州葡萄诏》,盛赞凉州葡萄“他乡之果,宁有匹之者”,凉州葡萄酒“甘于曲米,善醉而易醒”。
盛唐时期经济发达,葡萄酒也十分流行,经常出现在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中。刘禹锡在《葡萄歌》中写到:“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去凉州牧。”当然,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翰的《凉州词》里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作为千古绝唱载入葡萄酒文化史。
北宋大诗人苏轼在《老饕赋》中记载着“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葡萄”,这位古代美食爱好者在面对可口的菜肴、听着美妙的乐曲、欣赏着优美的舞姿时,也忘不了要用珍贵的南海玻璃斟上河西走廊葡萄美酒。
元世祖时任翰林侍读的郝经在《葡萄》中写到:“忽忆河陇秋,满地无歇空。支离半空架,川草十里洞。......一排玛瑙浆,倾注百千瓮。诏赐琥珀心,雪盛瓶尽冻。”当时的河西走廊拥有一望无际的葡萄园,秋天时酿成的葡萄酒达“千百瓮”。
元代宋柏仁的《酒小吏》记载着从春秋战国到元代的历代酿酒名家、各地及域外的所产名酒,“魏征”“翠涛”“西域葡萄酒”也在其中,还描述了葡萄酒品质与品种的关系:“葡萄皮薄着味美,皮厚者味苦”。
清末民初,西部稳定,葡萄种植的品种也不断增加。清代的张澍《凉州葡萄酒》中也有描述,“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候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
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巨擘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里这样评价凉州葡萄酒:“他们(传教士)自己种有葡萄,自酿有极佳之葡萄酒,记者痛饮几醉。记者如不到天主堂,几错过凉州之“葡萄美酒”矣”。
纵观从汉武帝时期至清末民初的2000多年,以凉州为核心的河西走廊葡萄酒,早已是一张靓丽的名片,而这些诗词歌赋真实地记载和再现了这片土地上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
葡萄酒之于甘肃与众不同的意义
根据自然环境如光照、温度、无霜期等因素,可以将葡萄种植区域划分为最适宜区、 适宜区、 次适宜区、 风险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
河西走廊最适宜区包括武威市的凉州区东北部、民勤县西南部、金昌市南部、张掖市的甘州区大部、临泽县, 嘉峪关市, 酒泉市的肃州区、玉门镇等县区。适宜区包括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市大部、安西县西南部、金塔县部分乡镇和山丹县北部、民乐县北部、古浪县北部、凉州区南部等地区。
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对于甘肃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作用。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的葡萄酒产业可以拉动运输、贸易、酒瓶、外包装、旅游等相关产业成长,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能力强。
同时还可以加快甘肃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数据显示,2008年时,甘肃民勤县农作物亩均纯收入酿造葡萄为2150元,小麦为350元,玉米为619元,棉花为885元,地膜辣椒为736元。
酿酒葡萄多为欧亚种葡萄,它们喜光照、耐旱、耐寒、可以在土壤瘠薄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种植葡萄可以节水、省肥,还可以增林防沙,对于干旱地区的改善十分有益,为这里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甘肃省现代化的葡萄酒产业自1983年开始发展,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达到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以武威、张掖、嘉峪关3大产区为首,酒泉和天水产区也正在发展,形成了莫高、祁连、紫轩、国风、皇台、甘肃威龙等多家大型的知名葡萄酒生产企业。
不过甘肃产区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市场竞争环境欠佳、没有形成发展合力、产区优势并不突出、市场营销体系有待加强等。但随着产区政府在葡萄酒产业上的投入加大,古凉州的美酒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葡萄酒》杂志。
品味生活有品位
Taste Wine Taste Life
官方网站:www.winemagz.com
官方微博:weibo.com/winemag
订阅热线:020-3759 4395
邮发订阅:邮发代号 46-18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下一篇:在“人间仙境”尝一口人间佳酿